News center
重型設備(如 500kW 逆變器,重量≥500kg)需采用 “多點剛性固定 + 底部緩沖”,抗傾覆力矩≥3 倍設備自重產生的力矩;
輕型設備(如二次測控屏,重量<50kg)可采用 “框架式固定 + 側邊減震”,允許 ±5mm 的微量位移以釋放振動能量。
底部固定結構:
采用 “型鋼支架 + 膨脹螺栓” 組合,支架選用 10 號槽鋼(屈服強度≥235MPa),與預制艙底部槽鋼焊接(焊縫高度≥8mm)或通過 M16 膨脹螺栓(抗拉強度≥800MPa)固定(每臺設備至少 4 個固定點);
設備與支架之間加裝 5mm 厚丁腈橡膠墊(邵氏硬度 60±5),既增加摩擦系數(防滑動),又能吸收高頻振動(100-500Hz),降低共振風險。
抗震加強措施:
重量超過 1000kg 的逆變器需增設側面支撐(角鋼 L50×5),與艙體立柱連接(間隙≤2mm),限制水平方向位移(≤3mm);
匯流箱等小型設備采用 “U 型抱箍 + 防松螺栓” 固定,抱箍內襯 3mm 硅膠墊(增加摩擦力),螺栓預緊力矩按規格設定(M10 螺栓 35-40N?m),并涂抹螺紋鎖固膠(如樂泰 243,中等強度,可拆)。
升壓變壓器固定:
母線橋支撐:
防震框架設計:
內部元件固定:
插件與導軌固定:
線纜與接口防護:
防松墊片:關鍵部位采用 “碟形彈簧 + 平墊片” 組合(如斯凱孚 SNA 系列),碟形彈簧的預緊力可補償螺栓松動產生的間隙(補償量≤0.5mm),適用溫度 - 50~150℃;
開槽螺母與開口銷:在振動頻率>30Hz 的場景(如風機附近預制艙),M16 以上螺栓采用開槽螺母,配合開口銷(直徑≥3mm)鎖定, 10 萬次振動后無松動。
螺紋鎖固膠:非頻繁拆卸的螺栓(如設備底座固定)涂抹螺紋鎖固膠(樂泰 271,高強度,需加熱拆卸),膠層厚度 5-10μm,固化后剪切強度≥20MPa;
表面處理:螺栓采用 “鍍鋅 + 涂覆” 工藝(如達克羅涂層),表面摩擦系數保持在 0.15-0.25,較普通鍍鋅螺栓的防松效果提升 40%。
施必牢螺紋:二次端子的連接螺栓采用 “楔形螺紋”(牙型角 30°),與螺母嚙合時產生徑向力,摩擦力較普通螺紋增加 3 倍,防松等級達 ISO 16130 Class 0();
過盈配合:小型設備(如傳感器)的固定軸與安裝孔采用 H7/p6 過盈配合,裝配后形成緊密連接,無需額外緊固件即可防松。
測試條件:在三個正交方向(X/Y/Z 軸)分別施加 10-55Hz 掃頻振動(加速度 0.1g-0.5g),每個方向持續 2 小時(總循環次數≥10 萬次);
判定標準:
設備位移≤5mm(無剛性碰撞);
螺栓預緊力衰減≤15%(用扭矩扳手復緊測量);
電氣性能正常(如接觸電阻變化≤10mΩ,通信無丟包)。
測試條件:施加半正弦沖擊脈沖(峰值加速度 10g,持續時間 11ms),三個方向各 3 次;
判定標準:無結構損壞(如裂紋、變形),電氣連接無斷路(用萬用表測量導通性)。
預制艙就位后,用水平儀檢查設備安裝平面(水平度≤2mm/m),避免因傾斜導致附加應力;
運行前測量關鍵連接點的初始扭矩(如逆變器固定螺栓 35N?m),運行 3 個月后復測,衰減量需≤5%。
采用 “抗震支架 + 阻尼器” 組合,阻尼器選用黏彈性材料(如丁基橡膠),可吸收 50% 的地震能量;
一次設備的固定螺栓增加 1.5 倍安全系數(如 M12 螺栓按 M16 強度選型),基礎預埋深度增加至 150mm。
艙體頂部設備(如風機、天線)采用 “防風拉索 + 底部加重” 固定,拉索預緊力≥5kN,抗風等級≥12 級;
二次屏柜的柜門加裝 “磁吸式鎖扣”,防止強風振動導致柜門開啟。
設備固定采用 “輕量化支架”(鋁合金材質,強度≥6061-T6),重量較鋼制支架減少 40%;
采用 “分散式固定”(每平方米≥4 個固定點),降低對屋頂樓板的局部壓強(≤2kN/m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