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19fhb"></form>
<form id="19fhb"></form>
<noframes id="19fhb"><form id="19fhb"><th id="19fhb"></th></form>

<address id="19fhb"></address>

新聞資訊

News center

光伏并網箱 新聞資訊 光伏并網柜 行業新聞

廣西電網:“舒心電”催生“致富經”

2021年12月10日

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新聯村龍池屯位于四面環山的半山腰小盆地,人口僅有60人。村民們出入大山的唯一通道就是70年代人工開鑿的“五女隧洞”,一度閉塞落后。自該屯臺區11月中旬改造施工完成,村民告別了和山上的龍崗屯、卡富屯共用一個50千伏安變壓器的歷史,久居山坳的村民迎來了振奮人心的變化。

截至今年11月底,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完成了1351個貧困村的低電壓臺區治理,助力貧困村脫貧摘帽。

致富期盼“用電松綁”

南寧市馬山縣龍開村是深度貧困村,雖然有沙石廠、養雞場等,但由于原來的變壓器容量小,電力線路老化,廠子基本都處于半停產狀態,農民的主要收入還是依靠種地和外出務工。

廣西電網生技部配網科科長蘭國良認為,隨著電網不斷壯大,廣西電網已形成500千伏變電站覆蓋全區14個區市,500千伏系統呈現“四橫兩縱”的類“井”字形網架格局,220千伏系統已形成以環網和鏈式結構為主的堅強骨干網架,但在廣西部分農村,中低壓配網線路和設備大多屬于一、二期農網改造項目,存在使用年限長、配變容量小、線徑小、供電半徑長等問題。特別是部分貧困村,由于地處偏遠、環境險惡等因素限制,低電壓等問題更為。

為此,廣西電網持續開展貧困村低電壓臺區治理,著力解決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,提升貧困村老百姓的電力“獲得感”,助力廣西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。

靠山吃山的“硬道理”

國家扶貧政策的利好,龍開村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,讓該村在外務工的村民蒙東強看到了新出路:“我們村雖然偏遠,但是山好、水好、空氣好,很適合養雞?!?019年春節后,他回到家鄉,選了一片背靠石山坡的空地,成立了拉海養雞合作社。

蒙東強心里的大石頭也落下了——2019年,龍開配電臺區一分為二,容量從100千伏安增加到200千伏安,戶均容量達到2.3千瓦,供電半徑從600米縮短為200米以內,充足的電力滿足了合作社的用電需求?!斑M入秋冬季,日照時間縮短,雞的性腺退化產蛋量下降,所以我們需要24小時開燈延長光照時間,提高產蛋量。擔心的就是電壓不穩,晚上突然斷電,雞舍里沒有照明,雞扎堆往亮的地方跑,互相踩踏造成大片死亡,損失很慘重?,F在用電穩了,我們再也不用晚上擔驚受怕睡不著了?!蹦壳?,該合作社每年可以出三批雞,每批一萬羽,銷路緊俏,還帶動周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。

為脫貧摘帽“撐腰”

今年,廣西電網通過逐線逐戶排查、了解村民訴求,以及運維系統識別等機制,了解掌握貧困村低電壓情況,并進行動態更新。在確定低電壓臺區清單后,2個工作日內對成因進行深入分析,按照先運維改善,后工程解決的思路,將低電壓治理與配網運維、技改大修、基建緊密結合,科學制定治理方案,系統提升供電能力和電能質量。同時,加強閉環管理,嚴格評價考核,并對進度滯后的項目進行提級管控。

治理后的臺區電壓質量明顯提升,讓村民把不敢想變成大膽想、大膽干。馬山縣加方鄉花衣村三代傳承的木匠手藝揚名已久,為了傳承、發揚傳統技藝,該村村委會成立手工家具扶貧車間,并計劃在村委會旁的空地開辟家具展示中心?;ㄒ麓鍟浽鹗缯f:“我們村擁有的手藝,條件得天獨厚,現在電充足了,車間建起來,設備準備好,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有工作了,我們有信心如期實現脫貧摘帽?!?/p>

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